近年来,为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,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,天津银行推出“关于天津银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赋能天津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”,明确指导思想、总体要求和保障措施,围绕“五篇大文章”制定7大部分、27个方面共49项工作举措,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注入动力。
发展科技金融 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
天津银行贯彻国家科技金融政策,将扶持科创企业、推动科技进步视为使命。通过强化服务体系、改进服务方式、推出创新产品,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。强化内部管理协同,搭建总分协同布局,成立科创金融工作专班,建立“一把手”挂帅、跨部门联动机制。总行设科创金融部服务重点客群,分行设相应部门推动基层业务,保障服务开展。完善科创产品服务,打造科创金融投融资“生态圈”,联动机构推广“一区一基金”模式,丰富产品线,推出“科创人才贷”等创新产品,满足不同阶段科创企业融资需求。截至2025年5月末,天津银行科技创新企业贷款余额205.62亿元,同比增长45.05%;已助力天津市滨海高新区、西青区、宝坻区、经开区、天津港保税区等五个区域落地“一区一基金”系列科创成长基金;成功落地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资产支持商业票据,助力天津渤化集团、新希望集团发行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,成功落地天津银行首笔“科创积分贷”打分卡创新产品,持续畅通科创企业融资渠道。
发展绿色金融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
天津银行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天津绿色金融部署,助力构建绿色经济体系。制定《天津银行关于规范和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增强专业化服务能力,为业务开展提供制度保障。制定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,推进名单制营销,扩大考核覆盖面,促进绿色金融增量扩面。2025年以来,天津银行推出的两款创新型绿色金融产品—节能评价等级挂钩贷款与绿色知识产权挂钩贷款,成功完成首笔业务投放,标志着其绿色金融产品体系进一步丰富完善。截至2025年5月末,天津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达人民币366.75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6.59%;ESG理财产品余额7.40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28.9%;年内绿色债券承销及投资金额人民币19.92亿元。
发展普惠金融 拓宽金融服务覆盖面
天津银行坚守普惠金融工作的政治性、人民性,紧跟普惠信贷“提质、保量、稳价、优结构”的政策导向,确定了向“普惠法人业务”进行结构化转型的战略方向,多措并举重塑普惠法人业务服务能力,持续推动普惠法人业务发展,提升法人类业务在整体普惠小微贷款业务中的贡献度。以聚合支付作为服务“小切口”,辅以智能化营销、数字化管理等智慧经营手段,渗透到“衣食住行娱”等各行各业的点点滴滴,助力实现美好生活。截至2025年5月末,本年累计投放普惠型小微企业法人贷款51.00亿元,创历史新高。全行普惠型小微企业法人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0.83%,高于去年同期18.71个百分点;同比增长84.56%,高于去年同期65.73个百分点。
发展养老金融 打造养老金融银港湾
天津银行结合客户需求和自身实际,制定《天津银行养老金融服务专案》,升级“金秋港湾”养老金融服务品牌,写好“养老金融”大文章。以“金秋港湾”养老金融品牌为依托,积极探索适老金融服务新模式,建立涵盖“专属”产品、“专业”服务、“专注”资源、“专策”支持、“专项”调研、“专有”投资教育在内的养老金融“六专”综合化服务体系;秉承“构建生态圈 建设银港湾”的理念,联合医院、保险信托机构、科技公司、行业协会、专业媒体领域10家单位成立“天津银行养老金融联盟”;推出“怡年卡”借记卡和“长者”主题存单,发展理财产品,满足老年金融需求,截至2025年5月末,适老理财规模达249亿元。
发展数字金融 构建现代金融新生态
围绕“时代导向、价值导向、问题导向、强基导向”,天津银行加强金融科技顶层设计,依据自身战略和行业趋势,完善数字金融体系,构建现代数字金融生态。以金融科技“中央厨房”为核心,构建科技支撑业务发展的“科技树”总体架构,依托“数据中心台+技术中心台”,聚焦“客户、业务、风险、事务”四大板块,统筹业务战略与技术战略,提升智能技术应用能力和数据驱动能力。聚焦十大重点场景,形成“智慧通”产品矩阵及业务架构,以高质量金融供给赋能新质生产力,截至2025年5月末,智慧通平台新增场景获客15.85万户,场景贷款余额214.16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6.83%。线上渠道升级,个人手机银行客户489.91万户,月活跃用户数位列城商行第八;企业网银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4.97%,交易金额增幅14.68%。2024年累计在金融科技领域荣获22项行业奖项、获批38项知识产权。
未来,天津银行将继续秉承其使命,以“五篇大文章”为指导,在科技金融、绿色金融、普惠金融、养老金融、数字金融等领域深化发展,为构建生态圈发展共同体提供动力,积极响应国家战略,支持绿色发展,促进社会和谐,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,在ESG领域展现更大的决心和行动。
来源:新华网